我国一年400万吨塑料袋消耗生物降解技术和塑料回收利用需要政策导向

2019/11/27 14:39:50

我国塑料袋年使用量已超过400万吨,消耗量不降反增。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卖、网购等消费行为的普及,加速了塑料的消费量。这些塑料还不包含每年上升趋势的农用地膜、温室大棚膜、水产养殖用薄膜等等。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也真切地体验到了这一点:叫一次外卖,从餐盒、餐具到外包装,似乎都有塑料的身影;网购一件商品,塑料更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与传统商卖场购物相比,网购产生了更多的塑料消费。“过去逛场,买一大筐东西,后用一个塑料袋提走;现在习惯了网购,差不多一件商品要产生一次快递运输,也就相应地产生各自的包装。很明显地感觉到塑料的使用量大了不少。”“不用塑料袋,用啥?”

与这些材料相比,物美价廉、轻便又防水的塑料,真的是有太多优点。

可降解塑料真能降解吗?

消费者对可降解塑料并不陌生。然而,可降解塑料袋到底将如何降解?是否真能降解?

根据专家的介绍,即便消费者使用了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袋,也没有能力让它们真正降解。因为实现完全降解的一个前提是将可降解塑料袋与普通塑料袋分开。目前的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塑料袋。大部分城市也没有专门为此设置的回收处理体系。

也就是说,消费者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终的归宿其实和普通塑料袋一样,都进入了填埋场或被焚烧,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工业堆肥降解处理。因此,“可降解”只是“可以降解”,不等于“真降解”。

回收再生技术是解决塑料污染的有效措施。但数据显示,目前,塑料废弃物的利用率不超过35%,超过塑料制品总量15%的塑料废弃物不具备回收的价值和回收可行性。

人士的解释是,回收塑料需要其成分相对单一,例如工厂的下脚料。大部分生活垃圾中的塑料成分复杂,分类不够单一,分离相对困难,并且经常被污染,大部分终还是被填埋或焚烧。

应加强塑料制品的回收工作,并在源头做好分类,形成以政策为主导,以回收站点为基础,建立分拣、加工中心,以集群化的分拣中心及加工中心为节点,形成废塑料回收加工利用网络和产业链条等。

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生物降解塑料袋、可生物降解地膜、农用薄膜、可降解公路养护膜、可降解包装塑料袋、水产养殖防渗膜、建筑防潮膜、土工膜及其土工膜焊接施工、垃圾填埋场防渗膜焊接施工。针对每年庞大的塑料消耗量,笔者限塑要从源头考虑,对于回收成本难、分类难、回收成本高的塑料包装采用全生物降解材料,如快递袋快递小哥送完快递后直接将拆包的袋子回收回来,回收的袋子给一定的补贴,农用薄膜一般采用聚乙烯生产而成,农民买地膜后将废膜交给销售方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废旧薄膜重新清洗造粒改性用于道路建设,当然这一产销整个环节采用高标准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处理,解决环保达标问题,让废膜重新变废为宝,让不可回收的如垃圾袋这些采用生物降解材料,可以直接掩埋堆肥。

Copyright © 2025 硕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