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用地膜的危害和普通地膜的潜在危险
2008年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中,甘肃省对全省地膜残留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结果不容乐观。在12个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中,所有监测地块都有不同程度的残膜污染,残留量平均每亩介于5.23~14.67公斤,而到了2012年,亩均残留量总体上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残留污染有加重的趋势,残留量已达17.55公斤。“农膜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可分解地膜,降低耕地质量;二是影响出苗率,造成减产”;三是残膜绕犁,影响农机作业质量;四是污染农村环境;五是被牲畜误食,危害牲畜健康。”唐继荣说。
由于地膜的出售是按斤计价,所以同样能起到保墒保温作用,反光地膜价格,越薄的地膜对农民来说,成本也就是越低,这也是造成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现行地膜生产标准规定,农用地膜厚度的标准为0.008mm,但允许极限偏差上下浮动0.003mm,导致厚度为0.005mm的超薄地膜作为合格产品,长期以来在农资市场上销售,甚至还有0.004mm的超薄地膜,地膜,地膜越薄,越容易破碎,四川地膜,这给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回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东莞硕泰牌地膜分为黑色地膜、银灰双面反光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加厚地膜、抗老化地膜,优质质量,避免了回收难的问题。
东莞硕泰农膜厂生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前,我国石油基塑料的年消耗量已超过6500万吨,约占世界塑料消费量的1/4,位居世界前列。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石油基塑料制品导致的塑料废弃物污染(即通常所谓的白色污染)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生物降解塑料与纤维是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
聚乳酸被誉为本世纪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绿色环境友好材料,采用聚乳酸系环境友好材料代替石油基塑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南京大学“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率先开发成功的生物质有机胍催化法合成聚乳酸工艺技术的特色是:无毒、可代谢、催化剂用量少、无三废排放,属国内外原创性成果,聚乳酸降解薄膜成本相对石油基地膜高很多。
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采用PBA生物菌添加在PE材料中,废弃地膜在土壤中通过细菌的分解终在5个月到一年内全部降解,成本比传统的地膜高出不多。
姓名: | 蔡先生:13592796488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592796488 |
业务 QQ: | 349807954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工业区莲峰三横路71号 |
电话: | 0769-81516875 |
传真: | 0769-815168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