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膜优势多大范围推广尚需时日
目前,大面积使用的普通地膜是由高分子的聚乙烯化合物及其树脂制成,地膜,具有不易腐烂难以分解的性能,自然状态下残留地膜能够在土壤中存在百年以上,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副作用。“残膜对土地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民清收困难,机械化作业多也只能回收80%左右。”
许多发达国家一直在使用地膜,保水地膜,农业白色污染却较少。因为国际农用地膜厚度推荐标准为0.012mm以上,美国法定农膜厚度为0.020mm以上,日本为0.015mm以上。我国现行国标《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地膜厚度为0.008mm,并且没有强制执行,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多是0.006mm,甚至是0.004mm的地膜。
普通地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在土壤中可以长时间残留。残留在地里的地膜可以使土壤环境恶化,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利于作物生长,导致比如植物幼苗根系被残留地膜裹挟而扎不进土壤中,种子落在残留地膜中导致出苗率降低等等问题。
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污染小,并能减少人工捡拾的劳动强度,但相对普通地膜稍贵的价格让可降解地膜“叫好不叫座”。
农用地膜技术改进是大势所趋
自上世纪70年代农用地膜开始在我国使用,便迅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尤其在西北干旱地区,农膜覆盖在助推旱作农业扩面提质、稳粮增产上发挥着至关重要、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农用地膜的应用,农业科技人员又相继成功研发推广了秋覆膜、顶凌覆膜、全膜覆土穴播旱作等与农膜配套使用的栽培技术。2008年以来,甘肃省开始在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创新研发推广以地膜应用为核心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一举解决了粮食生产不稳定的历史性难题。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等作用,丝瓜种植地膜,可帮助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站长唐继荣说。据了解,通过地膜覆盖栽培,甘肃省玉米平均亩产由320公斤增加到了450公斤,增产40%,小麦平均亩产由245公斤增加到320公斤左右,增产30%,马铃薯平均亩产也增加了30%,农膜的使用对甘肃的旱作农业发展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
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可根据客户所覆盖的地区进行配置,分为5个月降解、一年降解、三年降解,地膜的使用寿命与普通地膜一样的功能,但薄膜在土壤中可以完全降解。
姓名: | 蔡先生:13592796488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592796488 |
业务 QQ: | 349807954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工业区莲峰三横路71号 |
电话: | 0769-81516875 |
传真: | 0769-81516897 |
Copyright © 2025 硕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