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泰农用地膜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今年塞北共计向全区免费发放东莞硕泰地膜2万亩。“由于去年参与地膜技术推广的农户都丰收了,今天的地膜大家都抢着要,从三月初起,来预先报名领地膜的人名就填了满三篇纸。”小城子管理处告诉记者。铺膜期间,区农业局、管理处还要组织专业技术人亲临现场督导,确保地膜合理覆盖,达到预期的增温效果。
“当进入施肥灌溉阶段时,我们还要对揭膜的种植户进行监导,做好残膜回收工作,坚决杜绝随意丢弃、掩埋或焚烧残膜等污染事件发生。”
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正在针对塞北地区的气候进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配方调整,试验。确保在明年能用上全生物降解地膜,农膜定做,避免薄膜提高了产量但缺对土壤进行了污染,得不偿失。
硕泰农膜覆盖秋期大蒜种植试验成功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蒜薹产量由原来100~150kg增到200~300kg,蒜头亩产量从2000kg左右提高到2500~3000kg。
一、品种选择
采用新技术大蒜做秋种和硕泰地膜覆盖栽培品种。各地可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
二、整地施肥
栽培大蒜以基肥为主,需亩施5000kg以上的农家混合肥,加施50kg过磷酸钙作底肥。地块不要重茬。翻耕后做成1.67m宽的平畦,每亩用2.5kg西维因粉剂防治地下害虫及蒜蛆。畦平整后喷洒除草剂,可先盖地膜后栽蒜,也可先栽蒜后盖地膜。
三、挑选蒜瓣
种前要挑剔蒜瓣。剔除霉烂、僵瓣和过小瓣。有试验报道:作种蒜瓣8~10g的比4~6g的多产蒜头30%以上。
四、播种
播种期,农膜生产商,在东北地区为9月中下旬。11月下旬土地上冻前,长出4叶1心,株高10~15cm,此等苗情抗寒性较强,有利于越冬,减少死苗。
播种密度为行株距17×8.5cm或13×10cm,亩种4.5~4.8万株,亩用种蒜200~250kg。
先播种后盖地膜时,加厚农膜,按行距开沟,深3.3cm,依株距栽蒜瓣,覆土后以不露蒜瓣尖端为宜,然后踏实,选用幅宽1.4m地膜正好盖1.5m宽(除去埂宽20~27cm)的畦,膜四周埋入畦埂内;先盖膜后播种时,按行距要求在膜上扎孔栽入蒜瓣,至瓣尖不露出膜为止。栽完后立即浇水。
五、田间管理
先播种后盖地膜时,出苗后及时对准苗尖处扎膜孔,让苗自然长出膜外。从播种到封冻约经2个多月时间,一般浇水8~10次,墒情好的地酌情少浇,冻水必须浇足,并随冻水亩追施碳酸氢铵20~25kg,或胶腐熟的粪稀水。越冬期间为防寒保苗安全渡过冬季,从小雪节以后要用麦秸或稻草、树叶等作覆盖物,先薄盖,随温度下降分2次加厚覆盖物,多可覆盖至10cm厚。立春节后天气逐渐回暖,分次撤减覆盖物,到惊蛰节时全撤除。3月中旬前后开始返青生长,浇1次水后蹲苗。蹲苗结束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在“烂线”(种蒜)以后应结合浇水亩施碳酸氢铵20~25kg,以后隔1天清水追施少量化肥,直至抽取蒜薹前3~4天停水。抽取蒜薹需选晴天中午蒜棵水分少时进行,并尽量抽取干净。抽薹后的植株逐渐老化,要水肥齐功,施氮肥促蒜头迅速生长。抽取蒜薹后20天停止浇水施肥,再过5天左右植株下部叶片一半变黄色时即可收获。东北地区的收获时间在6月20日前后。
农用地膜和滴灌种植西瓜技术可持续发展
节水是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寻求适合当地西瓜生产的节水、节约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技术, 改变传统沟灌、漫灌或人工淋水等既浪费水资源,农膜, 又要花工费时的灌溉方法, 专家引进了一套全新技术— —膜下滴灌节水栽培技术( 以下简称滴灌) , 于2005 年春秋两季和2006年春季共3 季在西瓜生产上进行试验。
采用滴灌技术进行了2 年3 季的西瓜节水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滴灌较之传统的漫灌方式, 地膜覆盖和滴灌两者优点, 定点定位供给水肥, 大大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省工省水, 节本增收。667平方米 平均每季可节省费用44 元, 平均增产西瓜210 kg, 折款420元, 实际增收为464元; 667平方米平均每季节水99t, 比漫灌节水近5倍,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应大力推广滴灌技术 。该技术综合了节水是世界性的课题, 节水农业是当今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东莞市硕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银黑双色地膜或黑色除草地膜配合滴灌技术种植的西瓜大大的节约了露天种植浪费水的成本,而且解决了人工除草的成本。
姓名: | 蔡先生:13592796488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592796488 |
业务 QQ: | 349807954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工业区莲峰三横路71号 |
电话: | 0769-81516875 |
传真: | 0769-81516897 |
Copyright © 2025 硕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