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地膜在海南的应用与普及
在三亚市常年蔬菜应急调控保障基地,60亩种植西葫芦、青瓜等瓜菜的土地,披上了黑色可降解地膜,与周边使用灰色传统地膜的地块呈现明显对比。这也是我省首实地应用可降解地膜。
“这种地膜与传统地膜不同,可实现自动降解,并可控制降解周期。”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杨小锋介绍,该院2016年引进山东农业大学可降解地膜在三亚进行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全生物降解地膜配方,开发出了2种适合热带地区的生物可降解地膜,降解周期分别为3个月与6个月,满足海南大部分农作物种植需求。
此次在海南成功“落地”的可降解地膜,利用全生物降解共聚酯树脂支化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共聚酯(PBAT)、聚乳酸(PLA)、聚甲乙撑碳酸酯(PPC)作为地膜主要组成分子,地膜完全降解后将转化为水、二氧化碳与生物质,并终成为农作物的肥料来源之一,银色地膜,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
据了解,海南种植农业地膜年消耗量已超过万吨,这些地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残留在土壤中极难分解。而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通透性,造成土壤内水分渗透量减少,还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中肥料的利用水平,终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减产。
“目前我省传统地膜还无法实现回收利用,一般以集中焚烧或掩埋为主要处理手段,对环境会造成污染。”杨小锋介绍,相较于传统地膜,新型可降解地膜不仅对土地无污染,还能够有效节省传统地膜的回收成本,从而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透明地膜的应用与发展
透明地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遍应用,其透光率和热辐射透过率达90%以上,银色地膜厂,増温、保温、保墒功能显著,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银色地膜加厚,在北方由于地膜内外温差较大,膜内容易形成雾滴,会影响透光;在南方地温过高,作物容易被烧根,而且膜下杂草无法控制,杂草和作物争抢养分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
因此,在透明地膜的应用年代,除草地膜已经开始研发,当时主要是在透明薄膜上喷撒除草来达到除草效果。覆盖地膜是防止药物挥发,既可有效控制杂草生长,又可增温保墒,促进蔬菜生长。
但是,要根据蔬菜种类选用适当的除草,千万不可盲目使用除草,银色地膜定做,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1、广谱地膜 多采用高压聚乙烯树脂吹制而成。厚度为0.012-0.016毫米,透明度好、增温、保墒性能强,适用于各类地区、各种覆盖方式、各种栽培作物、各种茬口。每亩菜田的理论用量约7-8公斤。
2、微薄地膜半透明,厚度为0.006-0.10毫米。增温、保墒性能接近于广谱地膜。但由于厚度减薄,强度降低,而且透光性不及广谱地膜,一般不宜用于地膜沟畦、高畦沟植、高垄沟植、阳坡垄沟植、平畦近地面、地膜小拱棚等覆盖栽培方式。每亩菜田约用4-5公斤。
姓名: | 蔡先生:13592796488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592796488 |
业务 QQ: | 349807954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工业区莲峰三横路71号 |
电话: | 0769-81516875 |
传真: | 0769-81516897 |
Copyright © 2025 硕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