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10 11:35:43
全生物降解地膜:材质、特性与终归宿
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种在自然环境下可被微生物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的农业覆盖薄膜,是应对传统塑料地膜“白色污染”的理想替代品。
一、核心材质 其主要原料来自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
1. 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淀粉(玉米、马铃薯)、纤维素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2. 生物基合成聚酯:如聚乳酸(PLA),由植物糖分发酵聚合而成;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由石油基和生物基单体合成,但可完全生物降解。
3. 添加剂:为保证加工性和使用性能,会添加一些可生物降解的增塑剂、填充剂等。
通常,通过将PLA、PBAT与淀粉等材料共混改性,来平衡其加工性、机械强度和降解周期。
二、产品特性
1. 环境友好性:其核心的特性是在使用后,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终完全降解,不会形成微塑料残留,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污染问题。
2. 农业功能性:与传统地膜一样,具备保温、保墒、抑草、改善土壤微环境等功能,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3. 可调控的降解性:通过调整材料配比和工艺,可以设计地膜的降解诱导期,使其在作物生长周期内保持功能,之后才开始破碎降解,满足农艺需求。
4. 安全的终产物:降解过程是生物代谢过程,终产物是二氧化碳(CO₂)、水(H₂O)和腐殖质(有机质),这些物质可重新进入自然生态循环,对土壤和后续作物无害。
三、终归宿 符合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废弃后,无需人工回收。在土壤湿度、温度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它首先发生物理破碎,随后微生物将其作为“碳源”食物分解。终,它们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质,完全融入自然环境。其中的碳元素以CO₂形式回归大气,参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腐殖质则能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肥力,实现“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良性循环,真正意义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5 硕泰 版权所有